合作客戶/
拜耳公司 |
同濟大學 |
聯(lián)合大學 |
美國保潔 |
美國強生 |
瑞士羅氏 |
相關新聞Info
-
> 誰的表面張力更大?
> 接觸角遲滯時氣~液界面張力的溫度敏感性對液滴蒸發(fā)過程的影響——引言
> 新型陽離子黏土穩(wěn)定劑防膨、絮凝及表面張力的性能測試
> ABA型聚醚改性有機硅表面活性劑在不同溶劑中的泡沫性能的相關性
> 高速運動的微小水滴撞擊深水液池產(chǎn)生的空腔運動及形成機理(二)
> 東辛原油酸性活性組分油水界面張力、動態(tài)界面擴張流變性質(zhì)研究(一)
> 肥皂水、蒸餾水、純水的表面張力是多少,水的表面張力系數(shù)
> 棕櫚酸酯淀粉糊液理化性質(zhì)及替代洗衣粉配方中的LAS去污系數(shù)研究(三)
> Langmuir槽法研究不同電性Gemini表面活性劑對界面吸附膜性質(zhì)的影響(三)
> LB膜分析儀應用:不同初始表面壓力條件對VhPLD的磷脂吸附親和力影響(一)
推薦新聞Info
-
> 氣凝膠的合成方法及干燥方法一覽
> 表面活性劑對?納米碳纖維CNFs在水性體系中分散性的影響(二)
> 表面活性劑對?納米碳纖維CNFs在水性體系中分散性的影響(一)
> 納米熔鹽形成機理、表面張力測定及影響因素研究(三)
> 納米熔鹽形成機理、表面張力測定及影響因素研究(二)
> 納米熔鹽形成機理、表面張力測定及影響因素研究(一)
> ?《Nature》論文致謝欄??停撼⒘刻炱降纳锬ぱ芯款嵏残詰?/a>
> Na2CO3溶液與模擬油反應不同時間后產(chǎn)物的界面張力、剪切黏度(二)
> Na2CO3溶液與模擬油反應不同時間后產(chǎn)物的界面張力、剪切黏度(一)
> 耐擦刮無膠消光膜制備方法、高表面張力與收解卷順暢性的平衡(二)
棕櫚酸二甘醇酰胺無堿條件下降低大慶原油/地層水界面張力——摘要、材料與方法
來源:江南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 瀏覽 825 次 發(fā)布時間:2024-12-17
烷醇酰胺型表面活性劑是一種綠色表面活性劑,通常用可再生的油脂及其衍生物與乙醇胺縮合制得,主要產(chǎn)品包括烷基單乙醇酰胺和烷基二乙醇酰胺兩大類。合成烷醇酰胺一般選用直接法、交酯法和甘油法,近年來又出現(xiàn)了選擇性酶催化工藝。
烷醇酰胺分子中親油基和親水基通過酰胺鍵相連接,因此該類產(chǎn)品具有較強的耐水解性能。由于親水基固定,故烷醇酰胺的溶解度隨烷基碳原子數(shù)的增加而降低,隨溫度升高而增大。烷醇酰胺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,且毒性低、生物降解性好、不刺激皮膚,在化妝品、洗滌劑、紡織助劑、皮革加脂劑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。近年來,烷醇酰胺類表面活性劑在驅(qū)油劑領域的應用得到了拓展,通過選擇恰當?shù)耐榛滈L以及進行適當?shù)男揎棧墒乖擃惐砻婊钚詣┏蔀榱己玫臒o堿驅(qū)油用表面活性劑。由于單乙醇酰胺具有較小的分子截面積,其作為驅(qū)油用表面活性劑優(yōu)于二乙醇酰胺。然而,單乙醇酰胺的親水性太弱,致使產(chǎn)品的水溶性不佳。
改進方法之一是加成環(huán)氧乙烷(EO),但采用傳統(tǒng)的乙氧基化工藝所得產(chǎn)品具有較寬的EO數(shù)分布。文中試圖對單乙醇酰胺進行適當?shù)母牧?,并得到單一化合物,為此合成了棕櫚酸二甘醇酰?PDGA)。試驗表明,棕櫚酸二甘醇酰胺具有優(yōu)良的表面活性,通過與其他表面活性劑復配,能在無堿條件下,在較寬的濃度范圍內(nèi)將大慶原油/地層水界面張力降至10-3mN/m數(shù)量級,因此可以作為無堿驅(qū)油用表面活性劑。
1材料與方法
1.1試劑與儀器
1.1.1試劑棕櫚酸酰氯,工業(yè)級,質(zhì)量分數(shù)≥96%,上海卓銳化工有限公司生產(chǎn);二甘醇胺,色譜純,質(zhì)量分數(shù)≥98%,阿拉丁試劑(上海)有限公司提供;其余均為分析純試劑,皆由中國醫(yī)藥(集團)上海化學試劑公司提供。
1.1.2儀器FTLA200-104紅外光譜儀,加拿大Boman公司制造;ZMD4000液相色譜-質(zhì)譜聯(lián)用儀,美國Waters公司制造;IKA RV 10 Basic旋轉(zhuǎn)蒸發(fā)儀,德國儀科儀器有限公司制造;T旋轉(zhuǎn)液滴界面張力儀,芬蘭Kibron公司制造。
1.2方法
1.2.1棕櫚酸二甘醇酰胺的合成稱取9.10 g二甘醇胺,放入裝有攪拌器、溫度計和恒壓漏斗的500 mL三口燒瓶中,并加入約70 mL水。通過冰浴將溫度控制在0~5℃范圍內(nèi),加入溶劑210 mL(V(水)∶V(四氫呋喃)=1∶3)及氧化鎂16.80 g(n(氧化鎂)∶n(二甘醇胺)=5∶1)。攪拌約30 min后,稱取22.88 g棕櫚酰氯溶解于70 mL四氫呋喃,轉(zhuǎn)移到恒壓漏斗中,緩慢滴加到三口瓶中,滴加時間為0.5 h左右,在0~5℃下攪拌反應2~2.5 h。反應物物質(zhì)的量比為n(棕櫚酰氯)∶n(二甘醇胺)=1∶1.02。反應結(jié)束后將反應混合物倒入布氏漏斗中抽濾,除去過量的氧化鎂和生成的氯化鎂,收集濾液,旋蒸除去溶劑,最后于55℃下真空干燥12 h,得到目標產(chǎn)物,外觀為白色粉末。
具體的反應方程式如下:
1.2.2棕櫚酸二甘醇酰胺的表征用鹽酸/異丙醇法
測定未反應二甘醇胺的含量,確定棕櫚酸二甘醇酰胺的轉(zhuǎn)化率,通過紅外光譜、質(zhì)譜和核磁確定棕櫚酸二甘醇酰胺的結(jié)構(gòu)。
1.2.3棕櫚酸二甘醇酰胺的耐鹽性測定
分別配置濃度為0.5 mmol/L的棕櫚酸二甘醇酰胺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水溶液,向其中加入不同量的CaCl2,搖勻,在45℃恒溫箱中密封靜置24 h后,觀察溶液的外觀。
1.2.4棕櫚酸二甘醇酰胺水溶液表面張力的測定
用Du Noüy環(huán)法測定棕櫚酸二甘醇酰胺水溶液的表面張力,測定溫度45±0.2℃。
1.2.5棕櫚酸二甘醇酰胺水溶液/原油界面張力的測定
將棕櫚酸二甘醇酰胺與其他表面活性劑復配,溶于大慶地層水,用旋轉(zhuǎn)液滴界面張力儀測定與大慶四廠原油(ρ=0.845 g/mL)的界面張力,測定溫度45.0±0.2℃。地層水總礦化度為5 334 mg/L,其中Ca2+質(zhì)量濃度為34.1 mg/L,Mg2+質(zhì)量濃度為6.4 mg/L。